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魏读书人

第一百八十五章:和谈,乞降地点?让他们去客栈等着!给脸了?

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13435 2023-10-11 23:09

  www.vlp.kim,大魏读书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   <!--go-->大魏的突然宣战。

   可谓让天下人实实在在惊讶了一把。

   没有人会想到,面对突邪王朝的宣战,大魏敢应战,而且还敢这般不要命。

   当民意之龙在大魏腾空之时。

   恐怖的民意,攀登到了极致,百姓们在这一刻,真正的团结一致。

   抵抗外敌。

   九位国公,诸位列侯开始下场领兵,各部门也在飞快运转。

   响应朝廷的宣战。

   这一日,大魏苏醒,让世人忽然想起来,大魏不是小国,这是王朝,是不朽的王朝。

   但要说最开心,是初元王朝。

   他们恨不得大魏与突邪现在打起来,往死里打,最好两败俱伤。

   甚至初元王朝更是已经在商议,如何不动声色援助大魏了,毕竟大魏跟突邪打,想要打赢很难,可如果加上初元王朝的援助,那就不一定了。

   相对初元王朝的兴奋,大魏异族国是彻底绝望了。

   他们最大希望,不就是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吗?

   现在大魏与突邪王朝宣战,两国极有可能会血拼到底,突邪王朝哪里有时间管自己。

   而大魏的怒火,也会在第一时间,宣泄到他们头上,因为不是他们的话,大魏也不会与突邪王朝厮杀。

   至于初元王朝。

   人家现在恨不得两国打起来,自己独善其身,你还想拉着我一起下水?

   滚吧你。

   这一刻。

   陈国国君,司龙国,以及诸多参战或未参战的国家,彻彻底底绝望了。

  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是不相同的。

   他们很绝望。

   但现在最绝望的还是陈国,已经大魏军已经屠到第十五城了。

   不管最终抉择是什么,大魏军根本就没有停下屠城的脚步。

   陈国百姓们也彻底绝望了,他们从一开始的嚣张狂妄,上下一心,到现在的民心溃散,开始大骂陈国国君无能。

   大骂陈国将士怯弱,以致于他们白白送死。

   铺天盖地的骂声,让陈国国君背负太多太多了。

   “投降!投降!”

   “我陈国投降!”

   “不要再杀了!不要再杀了!”

   终于,在所有的压力之下,陈国国君艰难无比地开口,他投降了。

   陈国投了!

   在陈国负隅顽抗一日之下,终于选择了投降。

   当投降之声响起。

   大魏军传来无与伦比的庆祝之声。

   射阳侯听到降声,并没有喜悦,而是要求陈国国君将剩下所有府城大门打开,否则不视投降。

   陈国国君想要派人谈条件,但遭到直接回绝,因为陈国没有资格再谈条件了。

   得知对方的态度,陈国国君知道,一切已经无力回天了,他拟圣旨,开启所有城门。

   当下,五百万大军,直接将陈国所有主城全部控制,不过对方投降,他们也的确没有再添屠戮了。

   与此同时,战报也在第一时间传至大魏。

   “陈国投了!”

   “百国已派出使者,来我大魏,投降称臣,大魏赢了。”

   “赢了!我们赢了!”

   一则则消息几乎是瞬间传至大魏,现在大魏国民皆然在关注这场大战。

   大魏文报也是实时更新战况,陈国的投降,百国的态度,自然被第一时间传至大魏之中。

   这是振奋大魏国民的消息,自然刻不容缓。

   文华殿内。

   当一封封天旨传来,文武百官皆然无比激动。

   “陈国投了!好!他们总算投了!”

   “不止如此,异族国也纷纷派来使者,投降和谈。”

   “这一战,我等赢了。”

   然而就在此时,一道声音在外响起。

   是赵婉儿之声。

   “许大人,陛下口谕,突邪王朝派突邪丞相耶律木与大将军尤塔,赶往大魏,愿意和谈此事。”

   “请许大人做好准备,对接此事。”

   随着赵婉儿的声音响起,这一刻大殿内众人彻底惊呆了。

   突邪王朝主动和谈?

   虽然许清宵之前说过,大魏死战,突邪王朝或许不敢战,可没想到的是,突邪这么快就怂了?

   如若说陈国投降,是一件喜事。

   那突邪王朝若是和谈,就不是喜事这么简单了。

   这是天大的喜事啊。

   原本,突邪王朝宣战,若是按照他们的想法,大魏撤军,或者先主动和谈,那么其结果就如同许清宵说的差不多了。

   大魏最终还是被迫退军,紧接着突邪王朝会拿陈国之事弹劾大魏,最终的结果,就是大魏赔偿银子,极有可能异族国照样还是会脱离。

   而大魏除了威望上得到了好处,其余什么好处都没有。

   可现在突邪王朝主动过来和谈,那么大魏瞬间从被动变成主动。

   因为突邪王朝不想打。

   不想让初元王朝占尽便宜,自然而然,突邪王朝就不敢提出各种要求,反倒是大魏可以乘机平乱。

  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处啊。

   “守仁!老夫,服了!彻底服了!”

   安国公激动无比地抓住许清宵的手,一张老脸显得无比激动。

   “守仁,老夫也不知该说什么了,此战过后,你将是大魏第一人,名垂青史啊。”

   陈正儒也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。

   许清宵当真不一般啊。

   不是计谋的问题,而是许清宵的魄力。

   实际上让他们思考,他们也能想到这个办法,但他们没有这个魄力,也不敢去赌。

   许清宵敢赌,而且也有魄力。

   更主要的是,许清宵有一种自信,一种让所有人都相信他的自信。

   正是因为许清宵这种自信。

   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。

   如若换做任何一个人指挥,大魏将不复存在,这就是许清宵。

   此人,此战,名垂千古。

   面对诸公的赞美,许清宵则显得十分平静。

   他并没有任何喜悦,也没有任何激动,而是松了口气,彻彻底底地松了口气。

   自己赌对了。

   这场国运之赌,自己赢了,而且赢得如此彻底,赢得如此不可思议。

   “诸公,许某先回去休息了。”

   “剩下的事情,便交给诸公来处理了。”

   “明日和谈,许某再来。”

   此战已经结束了。

   百国的投降,突邪王朝的和谈,已经赢得彻彻底底,只要不作死,那么这件事情,将到此为止。

   历经半个月的高度精神紧绷,也让许清宵疲了。

   难以言说的倦意,让许清宵显得困乏。

   众人望着许清宵,他们知晓许清宵这段时间付出太多太多了。

   江山社稷,几乎是压在了许清宵一个人身上。

   虽然这一战,他们也参与进来了,可所有的抉择,所有的压力,以及往后的一切骂名,全部都是由许清宵一人承担。

   现在,战争结束了。

   自然而然,许清宵要回去休息了。

   望着许清宵的背影。

   这一刻,文华殿内,众人齐齐朝着许清宵一拜。

   “我等,恭送许大人。”

   诸公开口。

   这一战,许清宵的付出,太多太多了。

   他们只是见证者罢了。

   这一拜,他们心甘情愿。

   许清宵步伐微微迟钝,转过身来,也向诸公一拜,而是继续向前而行。

   今日。

   万里无云。

   阳光温和,照耀在许清宵身上。

   他从皇宫走出,一路回到了守仁学堂,一路上,当京都百姓看到许清宵时,皆然不由朝着许清宵一拜。

   甚至高呼一声许大人。

   面对百姓的声音,许清宵一直保持着温和笑容。

   而与此同时。

   待许清宵回到守仁学堂后,学生们也齐齐朝着许清宵一拜。

   “休息吧,仗打完了。”

   许清宵喊了一声,也让众人去休息。

   这段时间,大魏的确太累了。

   无论是自己还是众人,每个人都很累,皆然都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了。

   说完此话,许清宵回到房中。

   简单洗漱一番,许清宵便躺在床榻上了。

   他真的有些累了。

   需要好好休息休息。

   因为他知道,接下来还有更硬的仗要打。

   战争已经结束。

   和谈才刚刚开始。

   包括和谈之后的诸多事情。

   天下文人会不会放过自己?

   大魏文宫的下一步举动。

   大魏藩王接下来会怎么做?

   大魏王朝只是做好了一件事情。

   剩下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处理了。

   想要后半生咸鱼,还是需要努力啊。

   带着倦意,许清宵昏昏沉沉地睡着了。

   而大魏之中,也发生了许多事情。

   各地藩王出使商谈。

   突邪王朝的使者,也已经来到了大魏,他们乘坐突邪龙舟,以最快速度赶来,不希望事情进一步的恶化。

   异族国各国国君也纷纷派来使者,前来乞降。

   大魏兵部,户部,核算这次战争的伤亡以及战利品。

   九位国公也在第一时间,下达军令,分别控制诸国,不管和谈的结果如何,先派兵入驻进去再说。

   眼下的异族国,已经没有任何资格与大魏谈判了,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死,要么被驻军。

   陈国国君于深夜被陈国异姓王斩首,背后的原因天下人自然明白,此番乞降,陈国国君必死无疑。

   与其遭受各种耻辱而死,倒不如让异姓王出手,这样也算是有一个交代。

   不得不说,陈国国君还是有点气节。

   但其余附属国却不一样,该怂还是怂,派来使者,期盼着还有一条活路。

   到最后礼部颁布圣旨,要求大魏所有异族国派使者前来大魏,以最快速度,不可耽误。

   不管是参战还是没参战,不管是弹劾过许清宵还是没弹劾过许清宵。

   所有异族国必须要派使者前来,这是大魏的命令。

   一时之间,大魏异族国皆然意识到一件事情,大魏这回真的要动刀子了。

   有些异族国,没有参与此战,也没有弹劾过许清宵,想要观望,不代表他们忠于大魏。

   现在大魏赢了,他们想要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。

   说来说去还是谁拳头大谁说话算话。

   不过任凭大魏民意如龙,然而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,他们并不在乎。

   许清宵屠城之事,违背天理,违背人道,也违背了儒道,违背了圣人之道,这一点读书人没有放下。

   只是现在大魏正在善后战争,他们即便是有些怒言,却造不成什么巨大的影响,唯一能说的是,这始终是一个隐患。

   而随着突邪王朝前来和谈之事被传开之后,大魏举国上下更加沸腾,百姓们彻底沸腾了。

   突邪和谈,这就意味着突邪怕了,这如何不让百姓们振奋?

   毕竟如若真打起来了,大家敢打,但也不愿意打,如若能以不打的前提下,还能获得好处,换谁谁不开心?

   许清宵的名望,随着突邪和谈,也彻底烙印在大魏百姓心中。

   所有人都知道,是许清宵凭借一己之力,说服了大魏上下官员,甚至说服了大魏女帝。

   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青照汗青,更是被无数百姓追捧。

   许清宵爱民如子,精忠报国,此番壮志,百姓又如何不知?

   京都之中,怀宁王府。

   面具人的身影再次出现,立于怀宁王面前。

   “许清宵此战,足矣封侯,他已得大魏民意,如若再让他这般下去的话,对我等计划恐怕不利啊。”

   怀宁亲王的声音响起,他看着面具人,如此说道。

   然而面具人摇了摇头,望着怀宁亲王道。

   “此战,许清宵的确可封侯,大魏百姓也的确钦佩于他,但我等的计划,并不是一个许清宵可以撼动的。”

   “大魏民意再高,又有何用?国运之争,才是我等的真正大计。”

   “这一战,他帮了大魏,但也帮了我等,过些日子,时机便要真正成熟了。”

   “王爷,做好准备吧。”

   面具人出声,言语之中并没有将许清宵放在眼里,并且提到了国运二字。

   怀宁亲王再听完此话后,不由皱眉好奇。

   “时机成熟?如今大魏,平定内乱,突邪王朝更是主动和谈,大魏百姓民意一心,哪里来的时机成熟?”

   “还望大人提醒。”

   怀宁亲王皱眉,现在大魏上下团结一致,许清宵一战封神,大魏的的确确看到了繁荣,极有可能恢复鼎盛状态,怎么来的时机成熟?

   “此事涉及我等真正核心,并非是不愿告诉王爷,而是对王爷来说,时机并未成熟。”

   “王爷只要记住,窃大魏国运,才是你我根本,大魏强并非是一件坏事,反倒是为我等提升国运。”

   “我等图谋的,可不是区区一个大魏,希望王爷能够明白。”

   “这个许清宵,任他再强,放眼天下,他不过是一个儒道大才罢了,即便是他带领大魏,走向鼎盛繁荣,最多不过让大魏倒退五十年。”

   “纵观古今往来,有多少不朽的王朝泯灭在历史之中,又有多少气吞山河的帝王,化作白骨黄土。”

   “细细想来,王爷,斗胆问一句,许清宵比得上大魏太祖吗?”

   面具人开口询问,望着怀宁亲王。

   而面对这番言语,怀宁亲王沉默了。

   是啊,一个王朝再强,能强盛万年吗?口头上的万岁万岁万万岁,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。

   任你王朝不朽,任你气吞山河,任你风华绝代。

   到头来,就是一捧黄土,一堆黄沙罢了。

   “与太祖相比,许清宵算得了什么?”

   怀宁亲王语气轻蔑道。

   不是他瞧不起许清宵,也不是他狂妄,而是太祖在大魏皇室眼中,是真正的神。

   一人一刀,于动乱时代,建立起大魏王朝,无论是手段还是智谋,千年来有几个人能够超过太祖?

   大魏王朝建立之时,有多少英雄豪杰,任何一个,放到现在来说,都是天穹之上最亮眼的星辰。

   而这些星辰,对比大魏太祖,却显得无比暗淡。

   所以拿大魏太祖和许清宵对比,这是侮辱大魏太祖。

   此话一说,面具人不由出声。

   “强如太祖,也不过是万古天穹的一刹那光芒,他许清宵又算的了什么呢?”

   “王爷,我等大计,超越一切,莫要再将目光放置在区区一个大魏王朝了,哪怕大魏王朝一统中州,又能如何?”

   面具人的声音,充满着诱惑与感染,怀宁亲王沉默了。

   过了一会,他点了点头道。

   “好,既如此,本王就依计行事,多谢大人提点了。”

   怀宁亲王开口。

   而面具人点了点头,继续说道。

   “王爷,这段时间您不需要出面什么了,等到时机成熟,我自然会出现于此,到时候再来告知王爷。”

   “这段时间,如若王爷有任何事,焚香即可。”

   后者开口,说到这里的时候,他的身影也逐渐消散。

   而随着面具人的离开,怀宁亲王眼神之中充满着好奇。

   他很好奇,对方到底要怎么做,才能破局。

   是的,他的计划,不是夺取大魏皇权,而是窃取国运。

   大魏国运。

   如若只是争夺皇权,他有太多办法窃取了,并且也不会将麒麟兵符交出。

   窃取国运,才是他真正的大计。

   而眼下,大魏民意如龙,又出了许清宵这么一个万古之才,到底如何才能破局。

   他想不明白,也无法理解。

   只是对于面具人,他知道的也不是很多,唯一知晓的就是一点,这个人背后的势力很恐怖。

   至于有多恐怖,他不清楚,因为还没有真正去涉及。

   但不管如何,对方开出的条件,是自己无法抵抗的。

   当然付出的代价,也是极大的。

   但这些都无所谓,只要他们的许诺,不是假的,那么比大魏皇位要珍贵太多太多了。

   两者不可比拟。

   而与此同时。

   大魏天牢。

   望着铁窗,那民意之龙,张儒的目光冰冷无比。

   反观蓬儒,自进... -->>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