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魏读书人

第一百七十九章:三国灭了!清点资源!满朝震惊!顾言傻眼!

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13282 2023-10-11 23:09

  www.vlp.kim,大魏读书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   唐国国君直接晕死过去了。

   他千算万算,根本就不会想到有一天背叛自己的人,竟然是自己的儿子。

   还他娘的是亲生儿子?

   许清宵心太脏了,简直是脏到让人恐惧。

   这一手挑拨离间,打压拉拢,玩的炉火纯青啊。

   先是夜袭蕃国,当所有人认为都会受降时,许清宵杀降,引起天下震惊,逼的百国歃血结盟。

   本以为大家可以团结一致,可没想到的是,许清宵不找强国合作,而是找一些充当炮灰的弱国合作,让他们在关键时刻,扭转乾坤。

   这招啊,这招叫做杀降逼盟反复离间计。

   唐国王宫内。

   文武百官彻底丧失了一切信念了。

   先是援军出卖了自己,现在又是自家皇子出卖了自己,礼部尚书被砍头,兵部尚书已经傻了,国君更是气吐血还晕过去了。

   他们就算是想要稳住大局也没用啊。

   这回死了。

   而且死的很透彻。

   神仙来了都没用。

  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怪太自负了,怪兵部尚书林秋太自信了。

   他从一开始就瞧不起许清宵,认为一个书生,压根就不懂战略。

   现在好了,就是因为这种自负,被人家一夜之间端了老家,这一战,许清宵向世人展示什么叫做真正的谋略。

   大魏大获全胜。

   的的确确大获全胜啊,仅仅用了五万将士的生命,就灭了三国。

   五万将士虽然不能死而复生,但这三国加起来的资源,足够大魏养出五十万大军。

   这一点都不夸张。

   三大国家的战俘,粮草,兵器资源,以及各种矿脉等等资源。

   甚至他们都可以想到,大魏会如何抽干唐国,阿木塔,以及突良的血了。

   三个国家为大魏打工一百年。

   仔细想想,如果大魏朝廷知道了这个消息,户部尚书会不会笑出眼泪来啊?

   而唐国国门内。

   十皇子朝着王宫方向嚎哭道。

   “父皇,孩儿对不起你啊。”

   “父皇,您不要怪孩儿,古人云,杀父之仇,如若不报,枉为其子。”

   “今日,孩儿与您断绝父子关系。”

   十皇子嚎哭着,一边哭一边把自己头发给剪断,下一刻,他深吸一口气,将城门打开,站姿挺拔道。

   “恭迎大魏麒麟军入城!”

   这一刻,十皇子再无任何忧虑,取而代之的便是兴奋和激动。

   他在唐国,是十皇子,可却是一个最没用的皇子,不受宠也就算了,没有什么能力,混吃等死也不行,毕竟太子多疑,很有可能某一天就会将刀砍向自己。

   所以,与其被人压制,倒不如自己借助敌人的手,解决这些麻烦。

   自己当唐国的皇帝,还能抱住大魏的大腿,何乐而不为?

   随着十皇子声音响起。

   二十万异族大军冲了进来,与唐国将士厮杀。

   没有任何指挥的唐国将士,就如同鸡崽子一般,被异族将士乱杀。

   都不用大魏麒麟军出手了。

   这帮异族将士一个个憋了一肚子的火。

   他们好心过来帮忙,没想到被这群狗东西给逐出去了?

   现在爽了吧?爷又回来了。

   兄弟们,给爷杀。

   二十万大军几乎是横推,大魏麒麟军在身后也快速跟了进来,不过有异族冲锋,他们的目的性就很明确了,控制城门,严守有人逃离。

   还不等两炷香的时间。

   投降之声响起了。

   “唐王自尽了!”

   “唐王自尽了!”

   “不要杀了,不要杀了。”

   “我等投降,我等投降。”

   悲哭之声响起,眼见大势已去,唐王醒后,倒也做了最后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,自刎于宫中。

   随着唐王自尽的消息传开,唐国百姓们也彻底绝望了。

   至于唐国将士,他们本来就已经没有心思打仗,一听到唐王都自尽了,纷纷放下手中刀兵。

   这个举动,把异族大军气的半死。

   都已经做好了乱杀的准备,才杀一点人,结果就投降了?

   要不要这么恶心人?

   可对方投降,他们即便是有怨气,也不敢继续杀了。

   是杀是留,一切还得看射阳侯的主意。

   “控制城内一切动态,不允许任何人出入,诸国统领,于王宫等候。”

   得知唐王自尽,射阳侯不由暗骂一声窝囊废,在别人眼中看来,唐王有骨气选择自尽,但他心里清楚,到了这个地位的人,无论如何都是想活着。

   为什么死?是因为唐王知道,活下来比死更痛苦,百般羞辱都是小事,丢到大魏去,要受无数酷刑,很有可能会被凌迟处死。

   所以选择自尽,不是英勇,而是害怕,恐惧,是个孬种。

   但不管如何,兵不刃血便赢得这场大战,射阳侯也没什么好说的,让人先控制国都即可。

   包括唐国将士。

   但两刻钟后。

   射阳侯的步伐极快,但也花费了两刻钟的时间,来到了唐国王宫。

   王宫内早就显得无比慌乱,太监奴才们,一个个跪在地上,他们无处可逃。

   文武百官倒也想跑,可跑不掉啊,只能硬着头皮待在此处,等候发落。

   几个畏死的文臣,直接上吊自杀。

   而一些武将,也自知大势已去,也自刎而死了。

   武者上吊很难死,毕竟可以闭气。

   走进王宫内。

   便看到唐王的尸体,正坐在王座之上。

   十皇子一路跟随在射阳侯身旁,当看到自己父亲死在王座上时,十皇子没有任何一点心酸难过,反倒是目光平静。

   这让射阳侯不禁皱眉道。

   “他是你父亲,你为何一点不显难受?”

   射阳侯忍不住问道。

   “侯爷,我已断绝父子关系,请侯爷放心,从今往后,在下便是大魏之人,唐国一切,皆听大魏之言,哪怕是将唐国奉献给大魏,我也愿意。”

   十皇子倒也直接,说清楚原因后,让射阳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。

   帝王家最无情啊。

   “将他尸体悬挂城内,让百姓们和唐国将士们仔细看清楚。”

   射阳侯开口。

   而后几个麒麟军直接将唐王尸体搬走,再给射阳侯搬来一个新的座位。

   唐国被攻下。

   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

   第一步就是控制唐国国都和外城,必须要迅速掌控,以防有外敌来袭,虽然几乎不可能会被外敌入侵,可防范于未然没有错。

   第二步便是打扫战场,清点伤亡,不管是敌军还是我军,必须要清点好来,这样才能知道,这场战况的主要情报。

   第三步就是清算战利品,银子,粮草,军需品,等等东西,全部得算清出来,这个要汇报回去,是喜报。

   此时此刻,射阳侯虽然不知道具体会有多少战利品,但想想看就知道啊。

   唐国是阿木塔与突良之中,最富有的国家,再加上他们的盟军以及背后王朝援助之物。

   想想看就知道,肯定是一笔天文数字啊。

   这要是清点完善了,递交上去,他娘的自己算是立大功一件啊。

   当然射阳侯知道,这场战役之所以能赢,基本上七成靠的是许清宵,剩下三成靠的是大家浴血奋战。

   可没有许清宵,这场战至少要打几个月,甚至赢得概率很小,除非去赌去拼,九十万大军玩命破城。

   然而这样做,没有人敢,他射阳侯也不敢下这个决定,一旦输了,九十万大军全没。

   自己绝对要被抄家。

   真一点都不开玩笑。

   三件事情,射阳侯吩咐将领们去做。

   仔仔细细,绝对不能错算。

   也就在此时,突兀之间,十皇子的声音忽然响起。

   “射阳侯,我知道宫内有一个宝库,我父皇,哦,不对,是唐王,唐王把所有珍贵之物,都藏在其中。”

   “据说里面还有一株药王。”

   “要不要我给您拿出来,您看看?”

   站在一旁的十皇子一直在思考什么,然而突兀之间,他想到了一件事情,唐王的秘密宝库。

   于是乎他直接借花献佛。

   与其被大魏麒麟军搜查出来,倒不如自己说出来,这样还算是功劳一件。

   可此话一说。

   射阳侯心中不由惊愕了。

   药王?

   他可是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啊。

   不过表面上,射阳侯一语不发,而是神色平静道。

   “取出来看看。”

   “来人,护送十皇子,哦,不对,是唐国新皇去取宝。”

   射阳侯让人陪同十皇子去取宝。

   他的确有些激动,叫错了称呼。

   而十皇子听到新皇二字,更是激动万分,兴奋无比,直接带着麒麟军前往皇宫内部。

   十皇子离开后。

   射阳侯咽了口唾沫。

   药王啊!

   这种东西,大魏王朝肯定有,但绝对没有多少,倒不是说大魏王朝没能力,而是药王这种东西,天下人都争先恐后抢着要。

   而且这东西吧,价值连城,可问题是一个人只能吃一株,真让大魏王朝花十几万万两银子买,大魏王朝舍不得,但药王的价值,又不止十几万万两。

   所以极有特殊性。

   宫殿内没多少人,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亲信。

   这一株药王。

   射阳侯动了心,但不是给自己用,而是想要把这东西送给许清宵。

   只是想了想,射阳侯又不敢私吞,这要是被发现了,自己本来是有功,但一个不慎,就是大罪了。

   想到这里,射阳侯还是摇了摇头,罢了罢了,还是老实交上去吧。

   没必要惹这个麻烦。

   大约到小半个时辰。

   十皇子回来了,不仅仅他回来了,还带着几百个大魏麒麟军回来了。

   堆积如山的宝物,纷纷摆在射阳侯面前。

   什么琉璃杯,什么玛瑙玉饰,还有黄金腰带,全部都是一些极其珍贵的东西。

   琳琅满目,看的射阳侯咂舌不已。

   这还真是......

   富的流油啊。

   “这帮狗东西,平日里说自己穷苦,大魏有难的时候,援助几十万两白银,没想到私藏如此多的宝物。”

   “当真是该死啊。”

   望着这些宝物,射阳侯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,每一件宝物,何止几十万两白银?

   看不出来,当真是看不出来啊,这些小国居然如此富有。

   这还仅仅只是一国之君的私人宝库,那国库得有多少银子呢?

   这一刻,射阳侯感觉,这一战大魏要富了。

   清点战利品需要很长的时间,蕃国之所以那么快清点完毕,其主要原因是蕃国不算特别大,再加上彻查的也不过是银两,粮草,部分军需品。

   可大魏第二军,攻略的是三个国家,这三个国家,加起来的财富,可想而知有多恐怖。

   但清点战利品是一回事。

   重点是将捷报送入大魏啊。

   一个时辰后。

   大魏王朝。

   文华殿内。

   当射阳侯,广阳侯,临阳侯,三位侯爷的天旨送来时,整个大殿都不由将目光看去了。

   他们还不知道战况如何,如今三位侯爷几乎是在同一时间,将天旨烧来,引得他们好奇。

   三位侯爷皆然清点好了伤亡,所以一同时间传来情报。

   “启!突良国已被大魏第二军拿下,我军二十万,两千战死,六千重伤,杀敌五万,降军二十万,大捷!”

   “启!阿木塔国已被大魏第二军拿下,我军二十万人,七千战死,一万四重伤,杀敌十二万,降军四十万,大捷!”

   “启!唐国已被大魏第二军拿下,我军四十万人,一千五百战死,两千重伤,歼敌九万,降军七十万,大捷!”

   这是三位侯爷传来的消息。

   突良国兵力不足,麒麟军轻而易举拿下,只付出了两千人的死,以及六千人重伤,拿下国都,自然重伤存活率大大提升,毕竟可以安心修养,最多折损一成。

   阿木塔国力比较雄厚,唐国三十万支援,再加上突良的援助,以及阿木塔本身的兵力,抵挡了一段时间,一直被歼十二万,这才投降老实,不过大魏也付出七千将士。

   最后的便是唐国,唐国兵力最为雄厚,可输的最惨,大魏只付出了一千五百的兵力,重伤几乎可以无视。

   这已经不是大捷了,而是全面碾压啊。

   算上之前战死的士兵,合计五万左右,算上重伤致死率等等,六万余人,平定三国。

   九十万大军,连十分之一的伤亡都没有,却拿下了固若金汤的唐国,阿木塔,突良。

   这......简直是不可思议。

   文华殿内。

   诸位国公王侯,再看到这天旨内容后,一个个目瞪口呆。

   六部尚书们,再看到这天旨内容后,也是一个个鸦雀无声。

   大魏麒麟军,是大魏最强的战力之一,如果是硬碰硬的话,九十万对敌两百万多万,付出六万代价,的的确确算不上大获全胜。

   可问题是,大魏是攻城军啊,大部分死的战士,全部死于攻城,如果不是攻城的原因。

   怎可能会死?

   可文武百官震撼的,并非是战果,而是许清宵的谋略。

   “守仁,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?”

   “为何麒麟军兵分三路的情况之下,能在一夜之间,拿下三国?”

   有列侯实在是想不明白,前面打了三四天了,连起码的攻城都做不到,可一夜之间,许清宵便破了三国城门,而且还以碾压方式,占领了三国。

   这太不可思议了。

   这位列侯询问,众人也不由齐齐看向许清宵,眼神中充满着好奇。

   感受到众人好奇的目光,许清宵也不卖关子,如今三国已然拿下,许清宵不由长长松了口气。

   “诸位大人。”

   “此战,在许某眼中,并非是攻城之战。”

   “而是攻心之战。”

   “蕃国杀降,是许某有意为之,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团结一致。”

   “强国团结,的确可以强强联手,但以司龙族为首,当日要弹劾许某之时,为壮大声势,拉来许多小国。”

   “强国之间的团结,无非就是有共同利益,可那些小国却没有任何利益,甚至很有可能被这些大国盯上。”

   “从而沦为送死先锋军。”

   “许某抓住这点,备战唐国之时,便已经让人密信这些小国,在强国面前,大魏的招安,如同示弱,可在弱国眼中,大魏的招安,则是拉拢。”

   “再者他们十分清楚在这场战役中,他们无法捞到好处,但跟随我大魏,必有天大的好处,故此他们无条件加入我大魏阵营。”

   “而在今日之战,他们只需要在关键时刻打开国门,让我军入内,而以我大魏麒麟军之威,杀尔如杀鸡般。”

   许清宵语气淡然,可言语之中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傲然。

   他稍稍解释。

   但大殿内的文武百官,却听的如痴如醉,神色震撼。

   过了良久,兵部尚书周严的声音响起了。

   “好一招以小制大,好一招以小制大啊,守仁,你当真不愧是天生的兵家。”

   “听君一席话,老夫感觉当这兵部尚书,简直是丢人现眼啊。”

   周严夸赞许清宵,同时显得无比惭愧。

   “我等行兵作战,所有心思与目光,全部聚集在后勤,战场,兵阵之上,可守仁你却将目光落在人心之上。”

   “好,好,好啊,守仁,你今日之战,只怕要封神啊,为我等兵家,实实在在上了一堂课。”

   “攻城为下,攻心为上,以小制大,化腐朽为神奇,老夫敬佩!请受老夫一拜。”

   安国公在这一刻,彻底明白许清宵是在做什么了。

   他不是攻城。

   而是攻心。

   傻乎乎的攻城,只是送死,麒麟军又不能拖,在这种情势之下,许清宵的目光,放在了人心上,而不是放在战局上。

   这个理解能力,的的确确胜他们一筹。

   “怪不得许大人没有第一时间部署后勤,原来是这般,许大人您是不是早就认定,麒麟军会在五日内攻下三国。”

   “所以后勤之事,完全无需担心,直接入驻国都即可,自信,自信,许大人,你这份自信,本侯佩服,本侯佩服啊。”

   有列侯如此感慨,许清宵前面两战,都没有围绕后勤干活,说实话大家是想提醒两句的。

   可又不敢开口,怕真开口了,招惹许清宵不开心。

   却不曾想到的是,许清宵不是不在乎后勤,而是许清宵已经将诸国当做自己的后勤了。

   “诸位过誉了。”

   “许某不过是找到问题,解决问题罢了。”

   “此乃知行合一。”

   许清宵淡然开口。

   &nbs... -->>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