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魏读书人

第一百六十章:严磊下作,前无古人,陈正儒勃然大怒!

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13052 2023-10-11 23:09

  www.vlp.kim,大魏读书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   大魏文宫?

   李广孝有些沉默,他微微思索一番,而后开口道。

   “陛下的意思是说,担心大魏文宫模仿此物吗?”

   李广孝皱眉问道。

   “恩。”

   女帝缓缓点了点头,此物之重要性,她一眼就知道,所以她第一时间也知道大魏文宫不会放过此物。

   “这倒也是,大魏文宫拥有天下读书人,如若大魏文宫也搞出相同之物,只怕可以瞬间压过许清宵这份大魏文报啊。”

   李广孝点了点头。

   这文报的作用性,可不是赚钱这么简单,而是广而告之,让天下人都知道某件事情,而作为文报的创始人,则可以潜默移化地调控天下人。

   就好比,若是大魏官员做了一件事情,有好有坏,如若撰稿之人,稍稍偏袒好的一方,百姓们就觉得挺不错,可若是稍稍偏袒坏的一方,那百姓就会莫名讨厌这个官员。

   就是如此简单,多写几次,这个官员基本上就没得混了,百姓口诛笔伐之下,那个官员还坐得稳位置?

   这一招不管是对付大魏官员还是对大魏儒臣都有作用。

   大魏文宫岂会放过这个机会?

   “臣以为,大魏文宫应该不会如此,即便真如此了,也不会发行百姓,毕竟这是许清宵开创之物。”

   “臣认为,大魏文宫应该会发行一种适合文人的报纸,好以操控天下读书人。”

   李广孝进行分析,说到底还是一个问题,大魏文宫怎么说也是大儒扎堆的地方,就算手段再做作,也不可能明着抄袭吧?

   不过搞个内部文报还是没问题的,操控天下读书嘛,这一点他心里清楚。

   只是女帝摇了摇头,看向李广孝道。

   “老师,如今的文宫,与曾经的文宫不一样了,你离开大魏好几年了,有些事情你不了解。”

   女帝缓缓起身,而后如此说道。

   “陛下的意思是说,大魏文宫会不择手段去模仿大魏文报?”

   李广孝问道。

   “不仅仅是模仿,朕更认为,大魏文宫会竭尽全力,去打压大魏文报,他们更加知道此物的重要性。”

   “文宫内有一种东西,叫做昭文告示,其用处就是调控天下文人之意。”

   “而许清宵的目光是天下百姓,或许会给大魏文宫一个启发。”

   “如此一来的话,大魏文宫只怕会在第一时间,做出类似的文报,再打压许爱卿。”

   女帝如此说道,因为在她眼中,大魏文宫已经彻底变质了,虽然还有一部分大儒没有变心。

   可大部分的儒生,心思已经不再大魏了。

   他们是什么狼子野心,女帝清楚的很,否则的话,她为何登基之后如此打压儒道一脉?

   难不成是不敬重圣人?

   不,而是儒道一脉想要凌驾于皇权之上,乘着自己式微,可惜的是他们做不到,所以他们开始动了其他心思。

   北伐之争,有没有这些儒臣的影子?

   藩王之乱,有没有这些儒臣的影子?

   大魏之乱,有没有这些儒臣的影子?

   这些,女帝心知肚明,只是这些儒臣做事更加的滴水不漏,他们是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。

   这一点,她父亲可是亲口说过的。

   甚至北伐的失利,也跟这些儒臣有莫大关系,但到底是与不是,没有确凿的证据罢了。

   所以世人都觉得这些大儒高风亮节,认为他们是儒者,不管如何,做事都会光明磊落。

   可女帝却知道,他们并非是大魏的儒臣,而是朱圣的儒臣,这一批人心中只供奉一尊已经死去的圣人。

   不会去真正臣服一位皇帝。

   这天下,可不仅仅只有大魏有皇帝啊。

   “那陛下的意思是?”

   李广孝问道。

   “静观其变,但该出手时,朕会毫不犹豫帮助许清宵,许爱卿。”

   女帝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   这件事情,她也不清楚大魏文宫会怎么做,一切都是一个猜想罢了。

   可如若大魏文宫与许清宵再起争端,她会毫不犹豫选择帮助许清宵。

   因为她看的透,也看的明白,许清宵与她站在同一条战线上。

   “臣!明白了。”

   李广孝点了点头。

   “行了,此事就这样吧,先看看大魏文宫会怎么做。”

   女帝不想继续说下去了,点到为止吧,很多事情也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说完的。

   “老臣先行告退,陛下有何事再唤老臣来。”

   李广孝点了点头,他没有多说,直接起身离开。

   望着离开的李广孝。

   女帝沉默,但也没有说什么了。

   只是她的目光,一直望着大魏文宫的方向。

   而此时此刻。

   大魏文宫当中。

   的的确确,几乎所有大儒都端坐在文宫之中,哪怕是陈正儒和王新志也在其中,他们本来是要商谈事情的,可因为文宫有事,所以只能作罢前来。

   大殿内,蓬儒首座,但众儒皆然有些好奇,有部分大儒或许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所以沉思不语,有些大儒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   怎么无缘无故把大家聚集在了一起。

   众儒好奇,不明所以。

   也就在此时,严磊的身影出现了。

   他手中拿着一份文报,神色严肃,朝着蓬儒走来。

   当严磊的身影出现,一瞬间陈正儒,王新志,以及陈心还有周民等几位大儒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
   不过众儒没有开口,而是静静坐着。

   终于当严磊站在蓬儒身后时,蓬儒的声音响起了。

   “诸位。”

   “这一次老夫喊你们过来,为一件事情而来。”

   “此事,关系到大魏文宫,关系到天下儒生,也关系到朱圣一脉的兴衰盛亡。”

   蓬儒开口,他第一句话,便让众儒极其好奇,不明白怎么回事。

   但有些人还是猜到了一些。

   “蓬儒,此话何意?”

   “是啊,蓬儒,怎么如此严重?”

   “蓬儒,难不成这天下又出了什么绝世大妖?”

   “当真出了绝世大妖,大魏文宫还压不住吗?”

   一些不明是非的大儒们忍不住开口,误以为这天下出了什么绝世大妖,否则的话,好端端说这个作甚?

   而且动辄就是兴亡?

   蓬儒没有说话,而是看了一眼严磊。

   一瞬间,严磊拿起文报,对着众大儒开口道。

   “诸位,此物名为大魏文报,分左右上下四个板块。”

   “分别是大魏国事,京都趣闻,地方政事,以及所谓一些店铺宣传。”

   “诸位是否觉得此物有些眼熟?”

   严磊指着此物,如此说道。

   可此话一说,众大儒有些好奇了。

   眼熟?

   哪里眼熟了啊?

   大儒们沉默,彼此之间都有些好奇,因为实在是联想不到什么东西。

   可就在这时,几道声音忽然响起。

   “昭文告示!”

   “这不是我们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吗?”

   有几位大儒开口,假意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。

   可此话一说,不少大儒都皱眉了,尤其是陈正儒和王新志,两人眉头紧皱的很。

   昭文告示?

   这东西跟大魏文报能扯上什么关系?

   昭文告示是大魏文宫通知天下书院的一种手段,比如说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,或者是说大魏文宫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进行通知。

   那么就会在写一份昭文告示,借助圣器,便会瞬间出现在天下书院当中,让天下读书人都能看到。

   说白了就是儒道中的圣旨一样。

   大魏文报是什么?是让大家没事打发打发时间,扩展知识,知道国家最近有发生了什么大事,或者是当地有什么大事。

   以及一些地方趣闻,纯粹就是让百姓打发时间的东西。

   这两者能混为一谈吗?

   强行混谈?

   那圣旨又是什么?

   只是陈正儒和王新志没有说话,而是对视一眼,随后继续听着严磊接下来的话。

   “对,就是昭文告示!”

   “此物名为大魏文报,记录的便是一些国家大事以及地方趣闻,以供天下百姓阅读,消遣时间。”

   “但此物却是模仿我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,并且国之大事,怎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上面?”

   “这是要让天下百姓一同参政吗?”

   严磊的语气开始严厉起来了,他捏着大魏文报,振振有词道。

   可此话一说,王新志忍不住开口了。

   “严儒,你这话有点过了吧?”

   “老夫倒也看过这个大魏文报,虽然写了国之大事,可这些大事,都是可以公开的,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。”

   “里面的内容,老夫仔仔细细看了,没有任何出错,反而还能帮助朝廷,通知宣告,我倒是觉得此物不错。”

   王新志开口,他莫名感觉严磊想要说什么了,所以第一时间说出自己的观点。

   此话一说,陈正儒也跟着开口了。

   “不仅仅如此,我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与大魏文报有本质上的区别,大魏文报是让百姓们得知信息,打磨时间,消遣罢了。”

   “昭文告示是通知天下儒生,一种是消遣之物,一种是通告,怎可能混为一谈?严儒,你这番说的话,过于牵强了。”

   随着王新志和陈正儒两人开口。

   一时之间,严磊脸色有些不好看了。

   但很快有其他大儒出声了。

   “不,陈儒说错了。”

   “这大魏文报,的的确确有些模仿我文宫的昭文告示,而且严儒之前也说了,是模仿,也没有说抄袭。”

   “这模仿借鉴,倒也是经常的事情。”

   “恩,大魏文宫乃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,有人借鉴模仿,倒也是正常。”

   几个大儒开口,轻飘飘的便将这件事情定义为模仿,他们也知道,说抄袭有些不要脸了,但模仿的的确确可以扯上。

   陈正儒与王新志皱起眉头了。

   尤其是王新志,他还想要开口说什么,却被陈正儒拉下来了。

   示意他先不要说什么,先看看严磊到底要说什么。

   “严儒,您到底要说什么,就直说吧。”

   “是啊,您到底要说什么,就直说吧。”

   “听了半天,也不知道您到底要说什么。”

   有些大儒十分好奇,这严磊说东说西,到底要说什么,他们还是不知道啊。

   此话一说,严磊不由将目光看向蓬儒,而蓬儒点了点头,一瞬间仿佛是得到了许可。

   严磊出声了。

   “其意思很简单,有人模仿我们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,也就是这份大魏文报。”

   “将国之大事写上去,此乃不尊重朝廷,并且最为关键的是,这份文报,就如同一柄利剑一般。”

   “谁掌控文报,谁就可以掌控天下民心,掌握天下民意,今日他说六部尚书高风亮节,百姓们纷纷夸赞。”

   “可明日他说六部尚书贪赃枉法,百姓们就会认为六部尚书的确贪赃枉法。”

   “如若有一天,他在文报当中,污蔑大魏文宫,我等就算是满身是嘴也解释不清。”

   “所以,我等绝对不可坐以待毙,必须要在最快速度,打造出一份大魏文圣报。”

   严磊说出自己的主意。

   这般开口道。

   此话一说,众儒纷纷皱眉好奇了。

   而陈正儒与王新志更是满腔怒火。

   因为事情如他们猜想的一般。

   “这恐怕有些不太好吧?此物乃是许清宵一手创办而出,如若我大魏文宫也打造一样的东西。”

   “这岂不是成为了天下人的笑话?”

   陈正儒开口,他倒不是站在许清宵的角度,而是站在大魏文宫的角度。

   堂堂大魏文宫若是做这等下贱之事,岂不是丢人现眼。

   果然,此话一说,大魏文宫有不少大儒纷纷开口了。

   “大魏文报是许清宵做出来的?那的确不能这样做。”

   “又是许清宵?”

   “原来是许清宵啊。”

   “这许守仁当真是聪明才智啊,居然能想到此物!”

   “陈儒说的对,若是大魏文宫直接模仿,实实在在有些不像话。”

   不少大儒开口,他们认为有些不妥,毕竟从来都只有别人抄他们的,哪里有他们抄别人的啊?

   就算说是许清宵模仿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,那又如何?

   如果大魏文宫抄回去了,丢人现眼,一点格局都没有。

   听到不少大儒抗议,蓬儒的声音响起了。

   “肃静!”

   随着这声音响起,众大儒纷纷沉默,也没有说话了,等待着蓬儒或者严磊开口。

   见众大儒沉默,严磊继续开口道。

   “诸位可能是不知道这大魏文报到底有可怕,我通过各方密报得知,就这一张大魏文报,今日卖出一百万张。”

   “而且还是因为备货不足,以致于影响销售,否则的话,极有可能一天之内卖出两百万份。”

   “你们知道两百万份是何等概念吗?”

   “一份文报,可供十人观看,而这数百人又可以传至十倍之余。”

   “也就是说,一份文报,可以让一百人看到,了解当中情况。”

   “若真卖出两百万份,这就是两万万百姓,京都百姓都会知道这上面的内容,哪怕不识字者,听他人口述,也能懂得一二。”

   “试问一下,如若许清宵在文报当中,写下某某大儒,品行不端,其结果诸位好好想想。”

   严磊直接放大招了,他各种搜查,各种买消息,拿出这个震撼所有大儒的数据。

   这一刻,别说其他大儒了,就连陈正儒和王新志两人也实实在在震惊了。

   一百万份销售?

   这宣传能力,也未免太恐怖了吧?

   “严儒,你这是不是说的有些夸张啊?”

   “是啊,一百万份?即便是我等著作之书,也没有卖出百万份之多啊。”

   “我不太相信,严儒,你是否被人蛊惑了?”

   众人的反应很直接,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。

   是完完全全不相信。

   一天卖一百万份?

   他们成为大儒,著书的作品,也没有卖出百万份啊,除了个别几个大儒之外,大部分的大儒真卖不出去百万份。

   不是钱不钱的问题,大魏文宫什么时候缺过钱?朝廷国库有那么多钱,你看过大魏文宫去争吗?

   要知道,天下书院所有的学费,有三成是要上交给大魏文宫的。

   百姓们哪怕自己少吃点,少穿一点,也要供后代上学,再加上有无数财主愿意孝敬银两给他们大魏文宫。

   所以从古至今,大魏文宫都不缺银子。

   这就是大魏文宫的底蕴,极其可怕的底蕴,也是他们为何长久不衰的根本原因。

   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。

   “严某虽自废儒位,但还有大儒之骨,怎可能欺骗诸位?”

   “如若诸位不信,待会离开,可以自行去问,今日这文报,供应不求也就算了,有些权贵更是花费十两甚至是上百两银子购买。”

   “诸位可以认真想想,我等著书,里面蕴含了多少道理?寻常人看得懂吗?百姓们看得懂吗?哪怕是一些读书人也看不懂。”

   “所以卖不出去百万份很正常,但许清宵这文报不同,这里面写的东西,都十分精简,没有细谈,但却能让百姓们大概知道发生了何事。”

   “阅读起来十分简单,没有任何文笔可言,对百姓极其友好,能卖出如此之多,也很正常!”

   严磊认真解释一番,一看就是下足了功夫,否则的话,不可能瞬间知道这么多优势。

   一时之间,众大儒沉默了,不知道这份文报能卖出如此多份之前,他们并不在乎。

   只是觉得这东西有点意思,可知晓卖了这么多份后,众大儒心里能不热乎?

   还是那句话,钱不钱无所谓,他们不缺银子,他们要的是名气,要的是无穷无尽之名。

   对他们来说,一万万两银子,都比不过一首千古名诗要好。

   看着众人不说话了,严磊继续开口道。

   “诸位,蓬儒请诸位前来此地,就是为了商谈此事。”

   “大魏文宫,要不要搞出属于自己的文报,不过许清宵模仿我等昭文告示,无耻卑鄙,但我等不能如此无耻。”

   “诸位且看,这是严某准备的大魏文圣报。”

   严磊说到这里的时候,拿出了自己做好的大魏文圣报。

   能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就做好,足以证明一件事情,他是铁了心要做这件事情,通知诸位,无非只是通知罢了。

   而严磊拿着自己的文报,给予众大儒一人一份。

   文报的尺寸大小都一样,正反面皆然写满了东西。

   不过与之... -->>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